企业动力设备的特点及其管理

动力设备主要包括“水、电、气、暖”方面的设备,大多属特种设备,其安全要求受到国家劳动部门的监管,因此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各项政策规定,除了要安排好各动力设备的日常生产外,还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及巡检工作,做好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及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对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的力度。而且随着企业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如果对动力设备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则可能造成设备技术性能降低,设备事故频发,维修费用和材料费用骤增,生产成本上升,企业效益下降等。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爱护设备和参与设备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全体员工的设备管理意识和责任心,尽最大努力管好和用好动力设备,保持动力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使设备完好率和各项技术性能指标都有所提高。


一、动力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动力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担负着生产和传导企业生产所需要的一切动能任务,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心脏和动脉,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基本生产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以及生产服务过程的物质保证。动力设备的管理水平和维修状况直接影响动力资源的按时、按质、按量供应和各生产环节生产任务的完成,只有确保了动力设备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地运行,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稳定。同时,加强动力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转效率,降低设备能耗是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节能降耗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搞好挖潜、节能和扩大生产能力的关键,对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动力设备的技术状况和管理、维修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能源消耗、工艺质量、职工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动力设备具有连续性和同时性、危险性、环境的污染性及运行的经济性的特点


动能发生、转换的每个过程必须连贯无误,任何一个环节中断,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动力设备运行的连续性。企业生产通常需要连续,一天24小时不能间断、停顿,否则会造成企业停产,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2)动力设备危险因素大,安全要求高。动力设备所产生和传导的物质或介质一般都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触电的特点,这就给设备管理维修工作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在安全方面也都有特殊的要求,如果管理不严,维修不善,就有可能造成设备事故,甚至是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3)动力设备具有环境污染的特点。动力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产生环境污染,比如废气、废渣、废水和噪声,给职工健康带来损害。因此,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如何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切实贯彻执行,是企业动力设备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4)动力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对不同的动力设备做出经济分析,在安全、可靠、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选择经济性最好的方案。


三、动力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企业动力能源中心,其职责主要是负责水、电、气、暖等能源供应,以及全公司范围内动力设施和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各企业动力设备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具体要求。


(1)保证动力设备的可靠性。保证动力设备的完好,按设备使用规程正确使用设备,为企业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动力设备,不间断地按质、按量供应能够动能,保证企业均衡地、有节奏地完成生产任务。


(2)能源供应的连续稳定性。在连续生产时,能够保持连续稳定供应,以免产品质量,以及增加粉料等原料和水、电、气等能源的消耗,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设备和质量安全性。包含动力设备自身安全和能源用户的设备安全;


(4)设备的节能环保性。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通用标准和规范,如粉尘、噪声、的排放等;


四、加强动力设备管理的措施


1、完善动力设备的点检制度。


定期点检是保证动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它是在全员维修思想指导下,利用人的感观(视、听、触、嗅)或用专用仪表、工具,按照一定的标准,定点、定人、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设备的异常、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前兆或倾向等信息,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就是要防故障于未然,即通过对设备的检查和诊断,尽早发现不良的部位,判断并排除不良的因素,进而确定故障修理的范围和内容,从而编制出合理的设备维修保养计划,以保持设备性能的高度稳定.提高设备效率。


具体而言,设备点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定点:设定检查的部位、项目和内容;

(2)定期:设定检查的周期;

(3)定人:确定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

(4)定标:制订维修计划与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


2、确定动力设备管理目标,优化动力设备后期管理费用。


动力部门要健全经济责任制,把动力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纳入经济核算的内容,通过制定有关动力设备的运行、维修方面的经济指标,逐步掌握动力系统各项费用在企业总成本中比例关系,从而找出降低动力系统费用低正确途径。按规定认真做好动力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大修理费用及大修理费用计划完成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和考核工作。


在设备的使用阶段,必须考虑如何提高设备使用的经济性。


生产设备的开动使用,要尽量做到集中、连续满载,从而相对的减少动力设备的动力损失,根据设备安装和试运行、使用和维修、更新和报废三个阶段的特点,把握工作重点。在设备安装试运行阶段,要重点发现和排除早期故障,发现问题应尽早与供货单位交涉解决,通过对设备的全面验收,为设备正常使用和维修打好基础。


在设备使用阶段,应从企业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使技术要求和经济效益两者结合,寻求最佳的结合点。动力设备的维修管理,企业必须明确划分职责范围,制定职责条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动力设备的计划预防检修工作,搞好技术培训,技术考核,提高管理技术水平。


设备更新包括设备大修和设备新技术改造,充分利用原有设备的可用部分,恢复设备机能或改变设备结构、改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果,结合生产布局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设备资产投资效益,即从投入产出的效益比选和设备技术要求来确定设备的更换、大修或新技术改造。


3、完善动力设备档案保管制度。


主要包括站房设备的运行日志、设备缺陷记录、事故记录、定期预防性试验记录,这些记录均应分设备户头建立严格的档案。加强动力设备档案建设,也是预防预控维修的基础保证。由于动力设备种类较多,为了节能降耗,选配的功率也不相同,必须将档案重新细化整理,将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的相关信息以及平时的维护保养、维修换件、润滑资料等运行信息都进行详细登记,以方便维修工及时查阅,进而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


综上所述,要做到科学管理动力设备,保证其运行安全、经济,必须不断完善动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同时应按照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安全可靠、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配置动力设备,同时在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同时,降低动能消耗、提高动能效率也是动力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

助力企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现代化智慧工厂,主要产品有设备管理系统EHS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工单报修系统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生产ERP,视频监控,SCADA,3D可视化设计。
详细请咨询客服。